雄鹰振翅与人民健康同行
时间:2015-01-05 14:00 发布人:admin 浏览:
昌宁县中医医院1987年6月由昌宁县第二人民医院改制成立,属“二级乙等”中医医院,并于2005年1月27日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决定,将原右甸卫生院整合,并搬迁至右甸镇卫生院原址进行改扩建建设。27年来,“中医院人”没齿不忘肩负的重任,以“厚德传承、博学创新”为院训,“以人为本、突显中医、业务精湛、服务优质”为宗旨。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27年风雨兼程,励精图治,用“整体、辨证”思维庇佑呵护生命,用“杏林、仁术”精神创造续写辉煌。27年发展的里程碑上,镌刻的是爱心、坚持、磨砺、奉献。
一、彰显中医文化,传承“医乃仁术”
中医药文化是祖国医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髓,是中医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体系。县中医医院以大力培育和倡导中医药文化价值观为核心,因地制宜,以营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为重点,不断推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向社会和职工征集并确立医院的院训、院徽、院歌、医院宗旨、发展战略、服务理念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干部职工弘扬“杏林”精神,传承祖国医学瑰宝。以中医药文化墙裙、中药展示橱窗、疾病中医防治和养生保健知识、中国古典朱红色装饰装潢医院,渲染中医药文化气氛,营造人如其境、心如其中的中医意境氛围,实现中医与社会的和谐与共鸣,从情致、养生、治病的文化环境中,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二、专科发展,带动全院持续发展
全县人民对中医医院的骨伤科早已家喻户晓,70年代的鲁世伯医生,人人敬仰。而如今他的“徒弟们”精诚协作,团结奋进,不仅传承了师傅的思想体系和诊疗手段,而且运用现代医学科学诊治水平和辨证体系,持之以恒,不断创新和拓展创伤性骨科的诊治水平,使骨伤诊疗水平在全县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2012年通过云南省卫生厅中医药管理局评定验收成为“省级重点专科”,并被县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荣誉。“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一直是中医医院发展的战略。骨伤专科建成后,医院将针灸、推拿科作为重点专科建设,争取国家专科建设资金,购买中医诊疗设备,从广州中医大学、云南中医学院引进专业推拿、按摩人员,拓展针灸、牵引、火罐、按摩、电疗、磁疗、蜡疗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在治疗慢性头痛、腰腿痛、骨弊症、颈椎病、腰椎病、面神经麻痹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初具规模的经验之路,成为中老年人养生保健的乐园。2013年针灸推拿科被保山市卫生局批准为“市级重点专科”。
三、人才立院,科技强院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根本。中医医院在院职工176人,大学文化3人,占35%,专科以上文化70人,占87%,高级职称10人,占5.6%,人才结构合理,梯队结构初显。医院通过骨干医师培训、规范化医师培训、进修学习、与中医院校联合短期轮训、师带徒等多种培养模式储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5年内培养出县级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1人,院级学科带头人5人,“师带徒”指导老师1人。开展“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药治疗”、“中草药治疗闭合性骨折”、“耳穴压籽治疗内科病”等科研项目。引进椎间盘微创消融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等新技术新疗法39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中医论文46篇,自制中草药3种,酊剂2种,并有效运用于临床,取得较好的中医临床疗效。#p#副标题#e#
四、仁心仁术,“杏林”再普华章
县中医医院始终把“小康社会健康为先”的保障措施作为推动中医发展的基础。把患者不同层次的需求作为改善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动力。将五心服务(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精心)作为医院的服务理念,并落实在服务患者的全过程中。组织职业精神大讨论、感恩回报群众心得交流会及感恩回报社会广场文艺演出等各项活动,凝聚职工,培育职工敬业奉献精神和打造“厚德尚道,追求卓越”的中医院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仁心仁术”的“杏林”精神。开设专科门诊、老年病门诊、方便群众就医。开展导医免费测血压、危重患者绿色通道服务、预约诊疗服务、限时办结服务、出院患者电话回访服务、优质护理服务等各项便民惠民服务措施。开展治未病服务,购买体质辨识仪、骨密度仪等诊疗设备,为中老年人体质辨识、未病先防、亚健康人群指导饮食、生活、保健及疾病预防知识,为人民群众提供简便验廉、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服务。
五、团结拼搏,跨越发展
27年来,“中医院人”团结拼搏,用不屈不挠的中医精神,努力传承中医中药的特色诊疗方案,用继承、求实、创新、科学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崛起的兴盛之路。2013年,新增外科、针灸推拿科、治未病科3个临床科室,大大拓展医院的服务规模和服务能力。完成门诊患者70994诊疗人次 ,比2012年增35 %,与2007年的27998人比增长2.8倍。完成住院患者2960人次,比2012年增20%,与2007年的945人比增长3倍。实现医疗业务收入1976万元,比2012年增31%,与2007年的351万元比增长6倍。医院固定资产增长6倍。27年实现跨越发展,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医诊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医患关系和谐,无重大纠纷事故发生。中药处方使用率达到60.3%,中药饮片处方数占门诊总处方数30.46%,非药物中医技术治疗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9.8%,突显了安全有效的中医特色服务。
六、展望未来,前程似景
随着新农合各项保障措施的实施,就诊人次的增多和医疗业务拓展难的问题已成为阻碍医院发展的主要矛盾。全国中医药大会的东风为医院搬迁建设带来了新机遇。2013年2月21日,中医医院建设项目作为全县的“十大”民心工程在隆隆的鞭炮声中开工奠基了,这是几代“中医人”用汗水和辛勤,为党的“十八大”敬献地一份厚礼。新规划的昌宁县中医医院,占地面积41.6亩,建筑面积18310平方米,规划病床200张,绿化面积46.5%。新医院的建成,将有效改善群众的诊疗环境,大大提升医院的中医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两年后,一所功能齐备、建筑风格新颖的新中医医院将会矗立在全县人民面前,中医院的发展必将再次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代。“传承历史普新曲,励精图治铸华章”,新一代的“中医人”将会秉承历史赋予的使命,“厚德传承、博学创新”、“仁心仁术”,犹如一支振翅的雄鹰,永远与人民的健康同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