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中医医院“双引擎”帮扶模式提升基层麻醉服务能力——技术“带土移植”与人才“授人以渔”助力县域医共体建设成效显著
时间:2025-06-05 08:55 发布人:小编 浏览:
在昌宁县耈街彝族苗族乡,一支由昌宁县中医医院派出的麻醉应急支援团队四年来穿梭于城乡之间,通过创新的“技术帮扶+人才孵化”双引擎驱动模式,成功将县级优质麻醉技术“种”在基层卫生院。截至目前,已让2.3万山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安全有效的麻醉服务,累计完成麻醉手术31例,为群众节省就医成本近10万元。
精准帮扶破解基层麻醉难题
2021年以来,县中医医院创新构建县域医共体帮扶机制,组建以麻醉科科长瞿素萍为骨干的应急支援团队,实行24小时响应机制。团队采取“精准滴灌”帮扶策略,累计开展基层麻醉示教43台次,覆盖神经阻滞、全身麻醉、椎管内麻醉等关键技术,有力推动县域麻醉服务同质化进程。2021年5月29日,团队指导卫生院成功为52岁骨折患者实施颈丛神经阻滞麻醉;2022年2月7日,首次采用并发症更少的骶管麻醉完成痔疮手术;2023年7月4日,一位苗族患者在完成锁骨骨折手术后感慨:“要是进城手术,家里十几亩烤烟就耽误了!”老百姓就医获得感显著提升。
长效培育增强基层“造血”功能
团队创新采用“线上+线下”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手术复盘会”“麻醉疑难病例线上讨论”等长效机制,着力培育本土麻醉人才。卫生院杨程医师介绍:“通过持续帮扶,我院2名麻醉师已能独立实施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神经阻滞麻醉等关键技术。”2025年5月2日,卫生院成功为一名腰椎变形的70岁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术后通过远程指导及时处理了麻醉反应。卫生院负责人表示:“麻醉技术的提升带动了外科发展,现已能开展多项骨折内固定术。这是县域医共体建设的重要成果。”
服务延伸助力医共体建设
随着帮扶成效显现,麻醉团队服务范围已扩展至柯街、勐统等5个乡镇。瞿素萍表示:“我们将持续完善‘技术平移+人才共育’机制,帮助更多卫生院打造‘带不走’的麻醉队伍。”县中医医院这一创新帮扶模式,不仅有力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更成为县域医共体建设的生动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劲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