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

秋分节气养生方法

时间:2017-09-29 09:44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秋分,时间点在9月22-24日之间,秋分时,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昼夜平分,也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时间一样长,另外秋分也意味着秋季正好过去了一半。从秋分这一天起,北半球昼短夜长将越来越明显,昼夜温差将逐渐加大,气温逐日下降,渐渐步入深秋季节。秋分时节注意养生能让身体更健康!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地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故秋季养生可从饮食、起居、运动、情志及防病等几个方面来做好。

  一、饮食:清润温润为主

  秋分后,气温骤降,气候干燥,不少人难以避免的出现鼻干、咽干、咽痒、皮肤干燥、呼吸道疾病以及秋季腹泻等问题,在饮食上特别要注意预防秋燥。秋分时节最重要的是充足补水。秋分的“燥”是凉燥,因此,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芝麻、蜂蜜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圣品。秋分时节的鲜梨、萝卜都具有行气的功效,可以抵达人体各处润燥。梨尽量熟食,可滋五脏之阴。秋燥易伤大肠,所以经常有便秘、痔疮等出现,此时应多食香蕉、芝麻、核桃与何首乌等。

  二、起居:早睡早起

  秋季宜早睡早起,不宜熬夜和懒睡。秋分后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清晨应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室内保持一定的湿度,避免感受燥邪。并应早晚随凉增衣,以避秋凉之邪。

  三、运动:以轻松平缓项目为主

  秋季宜早起到室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但避免剧烈运动,造成汗多伤其肺卫。可做吐纳调气方面的气功,以增强肺的功能。在运动过程中还要注意预防感冒,防止运动损伤及运动过度。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些盐水,以“少量、多次、缓饮”为补充准则。

  四、情志:保持情志安逸宁静

  进入秋天之后,从“天人相应”来看,肺属金,与秋气相应,肺主气司呼吸,在志为忧。肺气虚者对秋天气候的变化敏感,尤其是一些中老年人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景况,常在心中引起悲秋、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因此,秋季注重调摄精神为养生之要务。 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且此时空气质量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当然,除快步走、跑之外,多登高远眺也是个好办法,登高远眺很容易赶走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对中老年人来说,应养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的性格,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方可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五、防病:秋分灸

  秋分过后,天气逐渐转凉,此时艾灸可以扶助阳气,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反复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虚寒性胃肠病、虚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冻疮等患者艾灸更为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热象明显者,如咳嗽时痰黄、尿少、大便干涩、发烧等不宜做灸法。

  最后提醒,虽然秋季是养生进补时节,但也需要有针对性,不可盲目乱补。不可逢补必肉,也不可只补贵的不补对的,养生进补不是讲究进补的食品高档名贵,而是讲究是否对症下药,进补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身体是偏寒还是偏热,然后再针对自身制定养生进补食疗方。(吴燕君/昌宁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