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文化

两岸七夕节,共享中药风

时间:2017-09-06 17:09 发布人:黄秋实 浏览: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七夕乞巧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以勤劳手巧为荣的传统良习,在我国台湾和闽南民间,自古以来七夕节就保持着独具情趣的保健习俗,这些习俗与中医药文化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台湾及闽南地区,七夕节许多家庭都要购买中药使君子和水果石榴。七夕晚餐使君子煮鸡蛋、螃蟹、瘦肉、猪小肠等食物。吃罢晚饭,大人小孩聚集厅堂分食石榴。使君子和石榴均有一定的驱虫功能,因而七夕节去药铺买使君子、到水果摊买石榴的人群熙熙攘攘。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使君子的驱虫功能予以肯定:“主治小儿五疳,小便白浊。杀虫,疗泻痢,健脾胃,除虚热,治小儿百病疮癣。”因使君子味香甜,儿童也喜爱吃,所以中医用使君子防治小儿蛔虫、蛲虫等症。在民间,用使君子治疗小儿虫积、腹痛,将使君子炒熟去壳,小儿按年龄服用,每岁1粒,10岁以上用10粒,空腹一次嚼食,连用7日;治疗小儿蛲虫,用使君子仁研细,百部等量研粉,每服3克,空腹服用;治疗胆道蛔虫、腹痛,用使君子7~10粒研粉,乌梅3克、川椒3克,水煎送服,每日2~3次。笔者童年时,祖母将去壳的使君子放到锅中略炒,然后研末拌入鸡蛋蒸熟来为笔者驱虫,不但效果很好,而且味道甚为鲜美可口,至今难忘。

  石榴在台湾和闽南地区很常见,很多家庭喜欢在庭院栽植石榴。每当七夕节到来,石榴树果实累累,压弯了枝头。笔者查阅了一些医书,对石榴有了进一步了解。石榴可入药,石榴树的皮、根皮、果肉、果皮对伤寒、痢疾、绿脓、结核杆菌和皮肤真菌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处方在《广济方》《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等古医书中均有收录。石榴树根、干枝皮煎剂能作用于寄生虫的肌肉,使其持续收缩,故有驱虫效果。治疗绦虫、钩虫、蛔虫、姜片虫,可用石榴根皮12~15克(成人量)水煎后去渣,加入白糖,空腹服,每日1次,连服3天。小儿虫积,用石榴果皮、槟榔各3克,煎水,每天1剂分2次服,连服5天。槟榔也是一味中药,有驱虫、行气、消积、利水的功效,其中驱虫作用较强,可使绦虫完全瘫痪。但吃槟榔成瘾会适得其反,世界卫生组织癌症研究中心多年前向国际社会发出警告,咀嚼槟榔或槟榔子会提高得口腔癌的风险。

  七夕节的晚餐,台湾和闽南地区多数家庭也习惯煮食红糖干饭,这对诱虫吃药起到了辅助作用。

  七夕节台湾及闽南地区如此独特的节俗,相传出自两岸尊奉的北宋名医吴夲。宋代景祐元年,闽南和台湾一带瘟疫流行,疫区人亡田荒,一片萧条景象。乐施好为的闽南名医吴夲带着徒弟四处采药救治,不计报酬。他看到大人小孩面黄肌瘦,大都患有虫病,就先从驱虫入手,倡导大家在七夕节购食使君子、石榴、槟榔。因七夕期间石榴旺产,所以老百姓都遵嘱去做,这便形成了这一沿传至今的节俗。闽南和台湾人民感念这位医德高尚和医术高超的名医,誉称他为“先生公”“大道公”“真仙师”等,仅在台湾,祭祀吴夲的庙宇就多达162座。

  闽南和台湾缘相亲、习相近、俗相同,多数民众仍沿袭七夕节吃糖干饭和用石榴、槟榔、使君子驱虫的保健习俗。这些有益有趣的习俗简便易行,大有裨益,不必只局于七夕,更不必限于闽台,在全国大力发展中医药的大好形势下,应让更多民众了解到这些民俗,共同健康。

上一篇:盐与药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