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毫不放松做好中医药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时间:2021-02-05 13:36 发布人:高燕仙 浏览:

  编者按:1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中医药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孙春兰副总理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中医药系统防控救治工作薄弱环节,对做好疫情防控特别是防范院感等工作再强调、再部署、再推进。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组、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以及局直属(管)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加会议。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设分会场2037个,各省、市、县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中医医院主要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加会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志勇在河北省分会场参加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闫树江主持会议。北京、河北、黑龙江等3个省(市)中医药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就本地区中医药参与聚集性疫情处置和院感防控工作作了汇报交流。本报刊出于文明同志讲话,请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各中医医疗机构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毫不放松做好中医药系统疫情防控工作

——在全国中医药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 于文明

  刚才北京、河北、黑龙江3个省(市)就中医药积极参与聚集性疫情处置和中医医疗机构院感防控举措做了汇报和交流。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这些地方的好的经验做法,并深刻汲取教训,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从严从细落实和完善疫情防控各项举措。

  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孙春兰副总理部署要求,进一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中医药系统防控救治工作薄弱环节,对做好疫情防控特别是防范院感等工作再强调、再部署、再推进,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近期,我国零星散发病例和局部地区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在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工作中,各地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中医药主管部门虽然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但还是出现了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河北省新乐市中医院等医疗机构发生院感事件被通报,暴露出部分地区中医医疗机构防控意识松懈、落实感染防控措施工作不力、防控能力薄弱等问题,加大了疫情传播的风险,给疫情防控工作造成很大不利影响。中央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对此次院感事件作出了重要批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18日印发了《关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人民医院、新乐市中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院感防控不力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我局1月19日转发了该《通报》,对中医药系统防范院感工作又强调部署了相关要求。

  下面,我就中医药系统做好疫情防控特别是防范院感等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各中医医疗机构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精神和孙春兰副总理部署要求,充分认识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疫情防控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对于建成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经济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作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把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当做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坚决克服麻痹思想、松劲心态、畏难情绪,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工作作风,以更有效、更精准的防控措施,以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状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进一步增强底线思维,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和防范院感工作,坚决守住冬春季疫情防线,杜绝院感发生,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好的成效。

  二、加强院感防控管理,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近期院感事件暴露出部分地区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缺失、部分医院领导班子疫情防控职责履行不力、责任分工不清晰、岗位职责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和各中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属地、部门、单位和个人”四方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切实落实完善各项防控举措。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认真落实行业监管责任,通过经常性和随机性巡查等形式加强对辖区内中医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和防范院感工作的指导与督导,推动医院强化感染管理。要对中医医院发热门诊和现有的定点中医医院进行再评估,不符合条件的,尽快改造到位,并督促其配齐配足设备、人员,改造不到位的坚决取消。要加强对未设置发热门诊的中医医院、门诊部和诊所的监管,指导其规范预检分诊设置管理,全面落实首诊报告制度。各中医医疗机构要落实主体责任,主要负责同志是院感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牢固树立“医院内零感染”目标,坚持“院感零容忍”,全面加强院感管控,明确责任分工,强化岗位责任,配齐配强感控管理部门专职队伍,各科室要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感控工作,加强医院感控部门和科室之间的联防联动,对本机构内感染防控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以及防控基础设施、基本流程逐一进行梳理,切实查找防控策略和措施存在的不足,及时堵塞漏洞,补齐短板。

  三、严格抓好院感防控制度落实,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近期院感事件和各地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调研督导暴露出部分中医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制度落实不到位问题。如:医疗机构入口处没有严格执行体温监测和核验健康码;门诊患者聚集,未保持1米间距;发热门诊布局和就诊流程欠规范,闭环管理不彻底,隔离观察室数量不足,CT室位于地下室,通风不良;发热门诊与血透病区等在同一幢小楼内,出入口相隔仅1米左右;急诊患者没有及时采样送检,直接收入病区,在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情况下被安置于病区普通双人间,未按照要求设置使用缓冲病室;陪护人员数量多、不固定,随意进出病区,多次到院外活动,探视人员出入病区登记不规范;部分医护人员手卫生欠规范,部分病区防护用品配备不足;对高频率接触的物体表面消毒频次不够,部分消杀用品浓度不达标,存在过期使用现象等。这些细节之处,日久容易松懈,如何进一步将各项防控制度落实到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坚决执行国家和所在省份有关疫情防控、院感防控文件规定,坚持“人、物同防”“医、患同防”的思路,将院内感染风险降到最低,营造安全诊疗环境。一是要把好医疗机构的人员、车辆和物资“入口关”。所有进入医疗机构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扫健康码或提供其他健康证明。二是要全面落实预检分诊制度,严格按照“三区两通道”等基本要求规范设置发热门诊,合理设置留观室,严格落实发热病人闭环管理要求,强化首诊医生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有新冠可疑症状患者不与普通患者共用同一通道、医疗区域和医疗设备。三是要完善预约诊疗,优化诊疗流程,缩短等候时间,减少人员聚集,保持1米以上间距。门诊严格执行“一人一诊一室”。四是要在急诊抢救室、手术部(室)、病区预留足够数量的隔离区域或过渡病室,用于收治暂无核酸检测结果的急诊患者或者隔离排查可疑的住院患者,并实行单间安置。五是要加强病区门禁管理,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严格限制陪护、探视人员数量和时间,可采取视频等方式进行探视。特殊情况确需陪护的,陪护人员应当相对固定;除外出检查等特殊情况,患者及陪护人员不得随意进出病区。陪护人员应当做好健康状况和基本信息登记,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严格限制行进路线和活动范围。六是要严格医务人员个人防护,落实全员标准防护措施,加强手卫生、环境通风和物表消毒管理。七是规范核酸检测,做到应检尽检。对所有发热、住院患者、陪护人员以及医务人员等全部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重点岗位人员至少每周开展一次核酸检测,根据不同类别患者细化核酸检测要求和频次,自身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中医医疗机构要采取最快捷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回报检测结果。

  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围绕近期发现的问题深入分析,定期自查整改。要建立感染防控巡查整改制度,定期对各科室各部门进行巡查,举一反三,查找梳理风险隐患,防患未然,建立问题台账,销项落实整改措施,全面落实感染防控各项要求,坚决杜绝院内感染问题发生。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集中组织对辖区内中医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工作和发热门诊、定点中医医院设置管理等进行现场指导和专项排查,排查风险隐患和防控漏洞,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同时,要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定期、主动做核酸检测的督导工作。对于因管理不到位或者责任心问题导致的医疗机构内感染事件,要坚决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开展全员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人员培训到位

  近期院感事件暴露出部分中医医疗机构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不强、全员培训不到位、应急预案不完善等问题。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强化“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意识,落实全员感染防控培训制度,培训对象应覆盖全体医务人员以及管理、安保、后勤(包括外包服务)和陪护人员,培训内容针对不同岗位特点设定,并组织培训演练及效果考核。通过持续培训,使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与技能,具备排查新冠肺炎的意识和能力,使所有人员掌握标准预防要求、落实基础感染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增强预见性和主动性,制定不同情形下的应急预案,例如在发热门诊、普通门急诊以及其他诊疗过程中发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对发热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院内排查,对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院内隔离、转运和终末消毒等。要细化每种情形、每个环节的流程措施,具体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开展桌面推演和现场演练,查找漏洞短板,持续优化应急预案,提高实战能力。

  五、加强农村地区中医医疗机构基础条件建设,确保防控短板改进到位

  各地在疫情防控调研督导中发现,部分中医医疗机构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硬件条件不达标、防控能力薄弱问题突出。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工作是整个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农民健康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也直接关系全国疫情防控成败,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把农村地区疫情防控作为重中之重,落实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月19日印发的《冬春季农村地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加强对农村地区中医医疗机构疫情防控薄弱环节的工作指导和部署。农村地区各中医医疗机构要严格预检分诊点设置管理,落实发热患者闭环管理要求,强化首诊医师负责制,加强流行病学史问诊和可疑病例早期识别,发现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的可疑患者,立即隔离并2小时内报告。不具备接诊发热患者的中医医疗机构,要备有专门房间,对可疑患者进行隔离并做好登记,及时将有关情况向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可通过开展线上培训、驻点帮扶和派出专家现场指导等方式帮扶指导农村地区中医医疗机构提高疫情防控水平。各中医医疗机构要对各类资源、人员调配提前做出安排,对疫情防控需要的各类设施设备进行清查盘点,不足部分及时补齐,确保疫情发生时有足够的药品、防护用品等储备物资。各地要以县级中医医院传染病防治能力建设项目为抓手,加强县级中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等科室特别是发热门诊建设,提升对传染病的筛查、预警和防控能力及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

  六、坚持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确保“四有”模式实施到位

  近期,北京、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等地相继发生聚集性疫情。各地一旦出现散发或聚集性疫情,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在当地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领导和调度指挥下,推动完善中西医协同协作工作机制,从组织管理到专家组成、技术方案等方面均应有中医药相关人员和内容,确保疫情发生后中医药第一时间参与,深度介入预防、治疗和康复全过程。要统筹调配好辖区内中医力量,确保定点收治医院配备中医专家,在医疗救治中要积极落实国家诊疗方案,推进中医药治疗同质化、规范化,推广“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模式,充分发挥中医、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对重症患者坚持“一人一策”,最大限度提高治疗效果。要为无症状感染者和有需求的隔离医学观察人员第一时间提供中医药服务,促进关口前移,组建中医药巡诊队伍,对隔离点合理使用中药进行指导。在患者康复等工作中要切实发挥中医药作用,推广使用中医药特色康复技术方法。对高风险区域、重点人群、重点岗位,可在中医医生指导下采取中医药干预措施。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摸清辖区内中医医疗资源底数,做好中医专家队伍和中药储备工作,确保在疫情发生时能迅速调动资源开展防控救治工作。中医力量薄弱的省份可根据疫情发展和中医药防控需要,及时联系我局统筹调派中医药力量支援。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加强与联防联控机制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遇到问题及时向本省份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或指挥部报告,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报告。

  七、统筹做好日常诊疗服务,确保群众健康权益保障到位

  近期,部分群众反映疫情期间就医难问题,这种现象多地都不同程度存在。中央领导对此高度重视,要求指导各地对疫情期间群众就医妥善安排,做好就医服务保障。各地要充分认识到,保障人民群众正常医疗服务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基本就医权利保障,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也关系到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各中医医疗机构要结合当地实际,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患者诊疗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要大力推行非急诊预约挂号、预约检查,合理分流患者,引导有序就医、分时段就医,错峰就诊。要加大互联网医院建设和信息化建设,有序推进互联网诊疗服务,提供线上诊疗和咨询、双向转诊、远程医疗服务。要推动中医医院牵头的医联体建设,有序分配医疗资源,引导患者根据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分级诊疗,推进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就近看病就医,减少跨区域异地流动就医。

  现在已临近春节假期,人员流动大,聚集性活动特别是室内活动多,进口冷链食品和货物物流增大,将加大疫情传播风险。关于做好2021年元旦和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和国家卫生健康委马晓伟主任已专题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并印发相关文件予以部署,希望大家认真贯彻执行,继续坚持既往假期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防范疫情蔓延,并加强节日期间应急值守。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慎终如始、再接再厉,毫不放松做好中医药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坚决夺取疫情防控救治全面胜利!